前言
我觉得从一家人生活的这个小圈子里,可以让我在很多个方面看到教训和以后奋斗的方向,也能更加清楚我所谓的人生的意义。
我的家人
这个问题其他不太好说,可我又很想抱怨几句。我觉得我很多时候一直以来对待家人的态度上远不如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客气和顺畅。在我看来,在我尝试和家人沟通的时候,家人多数情况都是不讲理的;家人看待我的地位也一直是小孩,所以道理在他们面前讲不通,拿来回应的多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以后会知道我们的苦心的”类似之语。
可能是时代观念或是习惯了这种对待家人的传统,我在和我爸,我姐和我妈交流时,没有一个平等的机会,而我又一直觉得自己有理,不想妥协,所以我经常会和他们争。和我爸争时,他总是用沉默或是大嗓门回应,感觉是以无言来蔑视你,忽略你,或是我嗓门大我就有理的架子;在和我姐争辩的时候,我姐有时候会听,可有时候表现的又很任性,以“我就是不爽咋样”,显得很是情绪化,而且受我爸妈的影响较深,有些观念和我爸妈如出一辙;我觉得还是我妈和我可以更好的沟通,也肯听我说,只是在很多方面她更相信其他人的经验之谈。
我说过很过分的话,“不管以后我家的经济条件怎么变,我家过的也只能是穷人的日子”,“思想穷祸三代”。很明显的例子,家里的电器,洗衣机和空调基本上是摆设,用来扩充门面的,不用,为了省电,大冬天的,起得老早就为去池塘边洗衣服,水都舍不得用家里的。其实节俭的习惯自然是好的,可是这并不是节俭,这一系列的”节俭”行为散布的是低效率的穷人思维,就是丢西瓜捡芝麻,可是对于长短利益这样的道理在我爸妈面前是很难讲清楚。他们只记得曾经穷过的日子,把“节俭”刻到了骨子里。
我爸妈这样的思想观念其实并无害,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是不开心的,他们没有自己的追求,不知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日子究竟为了什么,每月的薪水,还是以此换来的商品呢,我没有看出来。
我个人也多次陷入生命意义这样伟大的话题中,深思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计划,但是却清楚不能再走爸妈的老路,要活出自己更希望的更喜欢的那样。
教育
我一直把教育作为解决家国大事(一辈子的成长大计)的唯一途径,当然,我所说的教育不是仅仅指课堂教育,更有个人的自我教育(可以理解为个人学习)。人要学会去改变,通过教育,教育要达到两个目的,新的认识和有效的思考,可能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吧。
我觉得教育是分三个阶段的,与我妈同一时代的人,温饱是大事,没多少的机会来识文断字,所谓的教育不过就是奔着更好的生活,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天赋向生活学。没有文字的帮助,这个阶段的人多是靠着运气、胆量和磨砺得来的,苦得很,认知极其有限,这是时代的悲剧;下一个阶段的人,就是我的同辈人了,能够识文断字,加减乘除,为获得进一步提升和改变提供了基础,无奈大多数的人却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变得和第一阶段的人一样,仅仅在用生活来提升自己,也不是说这样不好,由生活得来的经验是很深刻的,但第二阶段的人却并没有具备如此思考和反思的能力,只是顺应大势一同前行;所以,我希望的第三个阶段是可以是实现个人的存在,这就需要新的认知和不断的改变。
爱情
找一个人,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开始柴米油盐的日子。我个人可能是故事看多了,心冷了,对于那些心动的故事是不相信的。今年23岁了,对于另一半也曾有很多的幻想和期待,可是一直没有行动,骨子里的卑贱和谨慎阻止了我,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吧,所以理想对象的要求也就数不清了。
谈谈两个人要在一起的前因后果,为什么两个人要在一起组建新家庭。为了保障生命晚年的生活,需要有后代的帮助,繁殖就成了需要,这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有另一半的协助。那如果不担心晚年的生活,一个人也能生活呢,那么是害怕孤独所以需要另一个人的陪伴。那如果也不担心孤独的问题呢,就可以一个人终老了吗,或许吧,留待后日思考。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社会的要求下,默认选择了需要后代和害怕孤单,在岁月的催促下,年龄一到就开始配对(请允许我这么说,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只是因为该结婚而结婚,兴许日后有一天,我也会去参加配对)。
单独的个体是一个利益体,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利益体。当两个人在人潮的碰撞中相遇,那这个家庭的利益体就会剥夺他们个人的利益转为共同的利益,幸运的家庭的这个过程中利益是增长的,而同床异梦的二人组合却使得家庭的利益在个体的冲突中不断消耗。当然,有很多的人都不会考虑这些,很多的人会在为了家庭而妥协,但是这样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有时候甚至是陪伴一生的过程。
我为什么说怎么些没用的呢,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又是怎么看待二人生活的呢,除了共通的兴趣交集,还得有一边端茶洗碗,一边拖地抹窗的配合和协作。
(2月24日补充)
要是瞎扯淡这些玩样给未来另一半看到了,那我就真的注孤了。满脑子利益俩字那还怎么过日子,自然是不合理的,可现实毕竟是存在的,如何取舍感情和理性,那就要靠本人日后的修行了。
另一个关于感情的观念就是,生活中见到的很多的都是一方看到另一方,觉得合适,就去追,然后对方觉得合适就在一起了。关于这个“追”字的理解,我觉得最好是自然而然地在一起,这样双方的关系才会比较平等。如果一开始就是高低不等的地位,因为感情冲动走到一起,日后也少不得磕磕绊绊,总会有一方要委屈,去迎合才能正常生活,这样的日子,怕是有些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