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走在路上被雷劈的概率虽小,但天威难测,万一被劈中了还是要认命阿。所以有时候杞人忧天的想法并不可笑,多想想也蛮好的,天真的塌下来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危机来临
在11月23号晚,我像往常一样,跑到南湖图书馆报告厅看电影。这一期的电影是日本版东野归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小说是看过的,再来感受一把电影。
从研究所下班匆匆赶回来,刚到报告厅坐下,发现隔壁实验室的一位同学也来这里看电影,就顺便攀谈起来,发现原来东野归吾的作品她都看过,聊了几句之后,电影就开始了。本以为这又是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和往常一样,看过,然后离开,然后还没有到电影的精彩之处,平淡周五的剧情就被手机上的几个未接来电和微信上的语音消息所打断。电话和消息都来自思科的HR,我走出报告厅,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点开语音,没有具体说什么,只要说找个空闲时间说事。我感到有些奇怪,想着就业的三方协议早已经签完了,HR还会有啥急事,在这个放假的点还着急找我。
我给HR发消息说这会儿就有空,可以直说时,我就听到了这个震惊的消息——由于部门业务调整,公司决定收回发给我的offer,这意味着我在毕业之前就失业,在入职之前就被裁员了。当时的我,就像是被打了一闷棍,然后灵魂出窍,只剩下肉体的感觉。当然了,我表现得还算平静,在HR给我道歉和提出补偿的过程中,我只能以“嗯”,“我理解”,“好的,我知道了”这样的回答来交流。这一会儿,我感受到了生活给我的无情和随性。
初恋情节
我是一个迂腐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显得很保守,甚至在对个人的某些道德约束上有洁癖。
先回顾一下关于我之前的求职过程中对于公司的选择问题。在前一篇的求职总结文章中我没有给出正真的解释,在还没有签三方之前,薪资、岗位都更好的情况下,不选华为选思科的真正原因。
思科应该是在此次秋招中最早给我发满意offer的公司了。那是在中秋之前的9月21号,我刚刚离开虎牙面试的酒店,去公交站准备坐车回学校,在环境嘈杂的大马路上,我接到了思科HR给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我发offer,我惊呆了。因为据我的理解,我虽然通过了思科的一轮技术面,拿到了直通终面的绿卡,但是也要先面一面终面才有结果阿,怎么会取消了终面直接给offer呢,所以我不太相信。当HR表示要和我详谈offer的细节时,我觉得当时环境太吵了,而且又危险,所以就和HR商量了要换一个时间,准备明天早上再详谈。可惜22号的早晨没能等来这个电话,所以没能在当天早晨应对好浙江大华的面试,这个锅,我是要甩给HR的。
时间在等待中流逝,一下子就到了中秋之后的27号。当天我坐车去准备面试腾讯的时候,在公交上又接到了这个HR的电话,商谈offer的事情。嗯,没错,我又为了等这个电话,没有参加腾讯的面试。当然,这个晚上,我得到了思科offer的详情,秋招的第一个满意offer有了。在海投海面的一堆公司中,只有思科最早给我满意答复,而且开出的条件在剩下的公司里,只有华为能达到了,其他的公司的薪资待遇及岗位都没有更够提供更好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思科在我心里就成了初恋情人,而且是抱着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期望。
HR没有要我立即答复,给了我两周的考虑时间,而我虽然手中有备胎,可以骑驴看马,但并没有想要以此为底向其他公司坐地起价,而是以此为借口,回绝了其他公司的好意。之后我参加的面试,也只是想看看以我的能力是否能够拿下offer,拿下的offer能值多少钱的心态在进行了,因为我心里已经准备和思科混了。
在第一次参加华为的签约会时,虽然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并且我还特意咨讯室友,听了听他的意见,可实际上我心里早就有打算了。当时我的三方还没有签,在各有优劣的条件下,(思科的工作氛围、人性化、平衡的工作和生活;华为的待遇、理想的岗位、职业发展和晋升)我很难做出拒绝思科的决定,因为两者具备了部分我理想的工作性质,先给我承诺的公司,在我心里有更大的分量,或者说我的初恋情节。在得到思科offer承诺之后,我就在内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未来的幻想,并且开始去图书馆找关于思科的书(我借了一本叫硅谷百年史的书,因为我在目录中看到了其中有思科的部分),去网上搜索思科相关的信息,想多了解了解思科,甚至于我的室友都已经给我取了一个英文的名字(可惜的是现在用不上了)。我想着一系列的操作,加深了思科在我心中作为初恋的地位,华为给我开出的条件再好我也不会回头了。在11月初,又有华为的HR给我打电话希望可以谈谈,并且表示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都可以谈,可是我却真不知道要怎么回绝他,因为华为开的薪资已经比思科高了,工作地点除了无法满足我去杭州的要求,其他南京上海等更多的地点选择也更加符合我对未来的期望,工作的岗位也是我向往的通信相关的,比思科的纯软件岗位更适合我,并且可以等我三方在明年四五月份回来后再重新签。这些更好的条件我无法拒绝,可我做不到收回给思科的承诺,所以在电话里,我都没有和华为HR多谈细节,只是表示不准备换工作就结束了对话。
再吃回头草
我是个做事风格直接简洁的人。听室友和招聘的人打电话,即使他不会去听这家公司的宣讲会,不会去参加这个公司的笔试面试,也能和打电话的招聘人员聊上好多,像是一个很想去这家公司的求职者一样。可我的做法是与他截然不同的,不论是打电话喊我去听宣讲会,还是打电话给我希望商谈薪资,我一般抱着不耽误自己时间,也不耽误人家功夫的心理,就直接告诉人家我不了解这家公司,或是岗位不适合我,就不去参加这家宣讲会或是面试,如果是商谈offer相关事情的,我一般直接告诉对方我已经拿到了其他offer,或是已经签了三方协议,不准备改签其他公司了。我对此时的出发点是,我不耽误大家时间了,我不会改变我之前决定的;我室友的出发点是,多点信息多条路,兴许以后有想法了,这就是一条途径。以前我是不以为然的,可是碰到了这事之后,我该反省了。
由于我的直接作风,导致好几家公司虽然给我发了offer,但是我都没有留余地,我和这些公司,有的连签约座谈会都没有去,这就连HR的联系方式都没有留;有的电话里沟通的,可是我回绝得太快,都不知道当初他给我开的什么条件;还有的是公司的电话,没办法回拨,又没有HR的个人电话,在这个失业的时候,我想吃回头草,都不知道找那条路可以走回去,是我之前做事太绝了吗?
在此,我要感谢菊厂在我危难的时候拉我一把,感谢。
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在我做决策的时候,健康问题是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从去年到菊厂实习开始,我周期性得出现腰肌劳损的症状,严重时影响我走路。我把这个锅甩给了菊厂,在实习时的工作强度使我体质下降,落下病根。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做法是找一个轻松点的公司,比如思科。这是一种抛弃问题的做法,身体不好就要多锻炼身体,这又不是治不好的毛病,只是体质稍弱,缺少锻炼,并且长期静坐在电脑前面的习惯不好罢了,修改这些习惯,多锻炼身体就好了,这部应该成为不加班或是想要轻松工作的借口。
这种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能再仅仅回避问题了,这个情况我很早前就明白了,可是却做不到,需要细细想想。
因噎废食还是以小见大
前面的秋招总结里有说,通过面试官的水平来评价公司的水品,这个论断到底合不合适呢。现在要加盟菊花厂了,屁股坐的位置变了,就要好好为菊花厂说几句了。菊花厂家大业大,招的人多,所以面试官也多,这人一朵,那就什么人都会有,难免会遇到几个不合自己胃口的,就这样通过一个面试官的态度就把公司给否定了,这样对公司不公平,对自己也不利。但是通过对面试官的考察,了解公司这个角度应该还是没啥太大问题的,只是从这个角度由此推断得到的结论那就未必准确了。
总结
遇到这个事情,到解决这个事情,我应该还是很幸运的。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这么紧张,美国又要开始搞菊花厂了,呆在外企应该不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次事件让我得以提前脱离这个未来的困局,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吧。